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农垦艰苦创业的故事

 
上海农垦艰苦创业的围垦历史
上海农垦事业是在五六十年代围海造田、建设农场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它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早在1954年,江苏省在奉贤滨海地带投资围垦滩涂,建立了奉贤农场(今上海市五四农场)。1960年,为了克服三年困难时期造成的副食品供应短缺,上海市委、市人委组织了16个区、局的力量分别在崇明、宝山、长兴岛、奉贤进行围海造田,建立了22个国营畜牧场,奠定了上海农垦事业的基础。此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继续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围垦。50年来,上海市共组织规模不等的围垦62次,围筑大堤252.8公里,总土方量3300万立方米,参加围垦的有379853人(次),共围垦土地778259亩。
在上海农垦的历次围垦中,尤以上世纪60年代的围垦最壮观。上世纪50年代末,因三年自然灾害及中苏关系恶化等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遭遇了严重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渡过难关,1960年7月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决定在崇明、南汇、宝山和奉贤等地围垦海滩荒地,建立城市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全市各区、局及其群众积极响应市委、市人委的号召,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工人、店员、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居民、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围垦大军。他们以分担国家困难为己任,满怀豪情壮志,毅然告别亲人,奔赴崇明、长兴岛和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等区、县滩涂,投入了围海造田的战斗。在围垦战场,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头顶青天,脚踩荒滩,手持镰刀锄头,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血汗写就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从1960年10月到1962年5月,在两年多时间里,经过五万多围垦大军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崇明新安沙、合隆沙、百万沙的堤坝工程,筑起全长46511米的防潮大堤和总长3205米的6座拦洪大坝,共围得土地13.7万亩。本次围垦工程是上海围垦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围垦工程,基本上奠定了市郊国营农场的基础。
当年农垦人所历环境之艰苦,劳动之繁重,生活之清苦是难以想象的!围垦战士们吃的是杂粮饭,喝的是咸混水,住的是“环洞舍”,睡的是芦苇床,走的是芦桩路,穿的是“泥制服”。他们头顶青天,脚踩淤泥,就地取材,割芦苇,搭芦棚,织芦席,建食堂,打水井,筑路桥,开荒种粮,“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他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坚持学习,丰富生活,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展现了围垦战士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住》
为了在荒无人烟的海塘荒滩安营扎寨,围垦战士们就地取材,割芦苇,割野草,搓草绳,搭芦棚一种称“环洞舍”或“地滚龙”。这种简陋的饿芦棚又低又矮,潮气袭人,棚内铺上芦苇,就成了睡铺。一个芦棚内通常需挤20多人,每人仅有“一席之地”,一到夏天,蝇蚊四处飞,螃蜞满地
《行》
在人迹罕至、芦海茫茫的荒滩海塘上,淤塘密布,港漕交错,芦桩遍地,没有路,没有桥。从居住地到工地往往要走三四里甚至七八里路。赶上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泞不堪。遇到淤塘和港漕,常常要搭人桥才能通过。芦苇桩子特别尖利,许多围垦战士的鞋被刺穿,脚被刺破。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围垦战士们不得不割芦苇,用双脚踏出一条条小路,修起一条条土路和机耕路,架起一座座小桥。
《食》
当年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实行计划定额供应,参加围垦的机关干部每人每月28斤粮食,最多的钢铁工人每月也只有33斤粮食,且玉米、麦片、山芋占了大部分。肉类几乎吃不到,蔬菜也供应紧张,只能吃咸菜、萝卜干和酱瓜为菜。食油每人每月二两。喝的是咸混水、盐碱水。为了解决喝水问题,不得不去四五里外挑水喝,或找有淡水的地方打井取水。在这样艰苦的条 件下,许多人得了浮肿病。
《衣》
艰苦朴素是围垦战士们的生活作风。新袄穿旧穿破了,补了又补;鞋子穿破了补了再穿;雨披穿破了补了再用;棉被脱线了,自己亲手缝。在上海农垦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年五四农场副场长穿的一件棉袄,上面打了45个补丁。
《筑堤挡海》
围垦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江海荒滩上筑起坚固的大坝,挡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