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草原上的“海派文化”

    如果说,人们把积淀着城市历史厚重感的上海文化称为“海派文化”,那么,笔者以为,建立在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河畔的海拉尔农垦,因聚焦农垦文化结晶、凸显草原文化张力,同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草原“海派文化“。
 
    几年前,笔者曾经踏访海拉尔垦区,广阔的草原,碧绿的青黛,奔驰的骏马,悠闲的牛羊,给人一种震撼与心旷神怡相互交织的感受。这种天工神造的大自然、大生态,孕育了海拉尔农垦人的大气魄、大情怀。特别是海拉尔农垦人引为自豪的当年的创业故事、创业佳话,凝聚成海拉尔农垦的精神文化底蕴,经过数十载的薪火相传,这种精神文化已经像草原上遍地开放的鲜花,艳丽而充满生机。
 
    广阔的草原是形成海拉尔农垦文化的天然土壤;创业的历程、人生的历练是形成草原“海派文化“的精神载体。因此,我们总能从海拉尔农垦文化中感受到一种大气,这种大气表现为农垦文化的大构想,农垦文化设施的大投入,农垦文化价值的大传播,农垦文化成果的大展示。今年垦区宣传部的红光同志又每期给我寄来“海拉尔农垦报”,为我提供了经常瞭望草原“海派文化”动态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新鲜,看到了精彩,看到了变化。于是,来自祖国西部大草原的“海派文化”与黄浦江畔的上海农垦文化竟神奇地具有异曲同工、相得益彰之妙。由此可见,地域的差异并不能成为农垦文化各显特色、相通相融的屏障。所以,我从这个意义上把海拉尔农垦文化称之为“海派文化”,我们也应该由衷地为草原“海派文化”喝彩!
 
    解读今日海拉尔农垦文化的内涵特质与外延形态,可用“一、二、三”来概括。一是坚持一个信念,即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文化“软实    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同时也体现了海拉尔农垦领导层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二是聚焦两个层面,即从海拉尔农垦集团与各农场、子公司两个层面同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三是建设三个系统,即以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三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全面构建、落实、展示海拉尔农垦的核心理念、运营理念和管理理念。这是多么清晰、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举措啊!
 
    日前,笔者获悉远方的海拉尔农垦文化建设又有新亮点:海农石油公司在省际大通道上设立了构图气势恢弘、色调清新亮丽的巨幅宣传牌;格尼河农场的3名职工子女荣获全国儿童舞蹈大赛银奖;麦福劳公司举办警民共建运动会…….这些颇具特色的农垦企业文化活动,犹如海拉尔草原上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在熠熠生辉。
 
    海拉尔农垦文化——草原上的“海派文化”,我期盼着再来踏访、故地重游……(陈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