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上海农场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上海农场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作为上海主副食品供应重要压舱石,上海农场如何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做强做大“飞地”特色农业?农场党委按照集团战略部署,重新修订完善“十四五”规划,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发展高蛋白产业为目标,全力聚焦禽蛋、净菜加工、渔业三大核心主业,转变商业模式,提高产业能级。其中作为“一业特强”的禽蛋产业,正加速向“上海市场第一品牌蛋”迈进。

立足长三角,启动新引擎

  土地“动”起来,产业“立”起来。11月,位于上海农场境内的百万羽商品蛋鸡与青年后备鸡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新建鸡舍已打好地基。作为推动上海农场千万羽禽蛋产业发展举足轻重的一环,该项目定位为生产工艺先进、设施设备精良、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建成后,可促进蛋鸡养殖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项目以“区场一体化”战略为背景,立足区位优势盘活用地,一旦投产,预计可年产鲜蛋15000吨、老母鸡70多万羽,将从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个方面,加快现代蛋鸡标准化养殖发展,实现动能转换。

  此外,上海农场积极在跨区域合作布局上下功夫,从争取合作伙伴共育产业入手,扩大产能、塑造品牌。今年10月,上海农场联合长三角资源优势,与安徽农垦集团合作的蛋鸡养殖项目在安徽省十字铺茶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农场将以该项目为平台协助安徽农垦在具体建设工作中做好养殖技术传授、专业人才培养、品牌建设运营、销售渠道拓展。双方将携手加快长三角优质禽蛋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多安全、优质的鲜蛋产品。

延伸产业链 开启新“食”代

  今年,上海农场锚定强链补链延链“新赛道”,积极展开禽蛋产业全产业链布局,配套实施禽蛋深加工项目,加工蛋液、蛋粉、蛋制品、预制菜等,丰富蛋类产品种类,提升蛋品附加值。

  以市场为导向,基于盐城、南通等地蛋源优势和自有养殖场鲜蛋加工需求,盘活现有东越食用菌资产,将原东越公司18000平方米厂房进行改造,建设成为“年产2.6万吨蛋品加工中心”,建成满产后可实现年出厂品牌蛋7400吨,蛋液14000吨,蛋粉700吨,各类白煮蛋、溏心蛋、卤蛋等蛋制品3200万枚。

  统筹企业资源,完善协同机制,实现产业链有效融合,促进共享共建。对内,协同正阳定食开启禽蛋肉类预制菜研发新“食”代,当前正在研发老母鸡汤、盐焗鸡、老卤手撕鸡等产品;对外,联合扬州大学烹饪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就蛋品深加工、老母鸡深加工达成合作意向,提升禽蛋肉品价值。

引进数字化 探索新路径

  数字化在禽蛋养殖产业上大显身手。为推动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农场大力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禽蛋养殖生产有效融合,打造“数字化鸡场”。

  通过建立数字化蛋鸡养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技术送进鸡舍,依靠科技手段建立鸡场生产数据链、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汇总分析生产数据等,实现禽舍环控、蛋品分拣、饲料管控等方面的智慧养殖,加快形成“智能鸡舍”,解决传统养殖痛点,降低蛋鸡养殖过程中人工依赖度,降低饲养员与蛋鸡接触产生的生物风险,实现高效管理。

扩充人才库 释放新活力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必须有一批创新型人才作为产业支撑。近两年,农场相继引进了蛋品加工专家1名,管培生9名,为产业发展储备专家智囊团和高素质后备人才。

  依托“劳模科技创新工作室”、“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场”等聚才平台,发挥劳模、榜样传、帮、带作用,激励人才自主干事创业,培养一批能工巧匠,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配套举办“禽蛋产业发展战略人才培训班”以匹配和适应千万羽禽蛋产业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采用“人才+项目/课题”模式,用好用活人才,提高养殖+深加工水平,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席璐璐 倪茗)